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2024年稻油轮作和油菜扩种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提升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轮作休耕、油菜扩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24〕7号)和《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耕地轮作、油菜扩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的通知》(湘农办发〔2024〕91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我区2024年稻油轮作和油菜扩种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55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增强油料供给保障能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8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以粮油协调发展为基础,以增加油菜籽产量为目标,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和油菜多功能开发为主线,加快技术集成,强化科技支撑,突出冬闲田油菜开发,致力三产融合,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协调发展,增加油料供应。在全区各街道、镇推广“稻油”模式,增加一季油料供应。
(二)突出统筹推进,做到集中连片。坚持以街道、镇或行政村为单元集中连片实施,结合油菜花节举办、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春季乡村旅游等安排油菜稻油轮作试点,确保试点区域集中连片。
(三)突出新型主体,鼓励企业引领。充分发挥新型主体作用,通过落实“谁参与,谁得补贴”等措施,调动各类社会主体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四)突出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加工企业,创建"公司+基地+农户"高效模式,健全产业发展链条;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利用“菜花为媒”,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三、目标任务
稻油轮作0.11万亩和油菜扩种0.25万亩。
四、重点工作
(一)稳定扩大面积。稻油轮作以充分挖掘传统一季稻区冬闲稻田油菜扩面潜力为目标,在不影响水稻生产的基础上,扩大一季稻田油菜面积。油菜扩种充分利用冬闲田,通过优化耕作制度、耕地用途、栽培方式等多种途径扩种油菜。
(二)优化区域布局。稻油轮作充分利用一季稻区温、光、水等自然资源条件,大力推广“一季高档优质稻+一季优质油菜”模式。油菜扩种充分利用冬闲田因地制宜发展稻油、稻再油、棉油双直播等模式,充分利用整治撂荒耕地、水生作物用地、旱地、坡地、湖滩、河滩、门前屋后空地等资源扩大油菜种植面积。
(三)落实关键技术。稻油轮作和油菜扩种重点推广优良品种、适时播栽、合理密植、油菜开好三沟、普施硼肥、菌核病综合防治、全程机械化生产等配套技术。
(四)突出示范创建。稻油轮作和油菜扩种每个项目创建1个千亩示范片,集中推广集中化、区域化、标准化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点带面促进油菜单产提升。
五、资金使用
1.资金安排:龙泉街道、金凤街道、农投公司各建立1个500亩的油菜示范片,祝丰镇建立1个1000亩油菜示范片,祝丰镇建立1个0.11万亩稻油轮作示范片。充分利用冬闲田的温光资源多种一季油菜,增加一季收入,提升地力水平,增加油料供应。
2.补助标准。按照中央财政对稻油轮作和油菜扩种给予实施主体按150元/亩补助,补助资金待验收后打卡发放。
3.实施主体。承担项目实施主体要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性,引导和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参与稻油轮作和油菜扩种,鼓励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在试点区域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切实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六、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里成立项目协调指导组,区管委会主任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主任任副组长,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发改局、应急(水利)局、审计局和各乡镇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负责试点项目的规划、资金使用安排、人员调配、物质配套、督促检查等工作,协调指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区农业农村局,由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区农技推广中心负责稻油轮作试点项目的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培训、物质发放、宣传发动、临田指导、田间验收等工作。
2.强化主体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紧扣各实施环节,强化各实施主体的责任,确保项目实施高质量完成。在播种前,强化乡村两级政府责任,严格公示制度,严格在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在规划中的面积要严格落实种上油菜。在技术措施落实的关键环节,要抓好指导和落实,使油菜苗生长健壮,无病虫草危害,田间无渍水,确保高产高效。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程序,不得违规挪项,更不得截留。相关农机服务主体要严格技术标准,严格技术操作,机耕要求田面平整,机播要求一播全苗齐苗,不能出现断线情况,机防病虫防控达到防效标准,机收油菜籽落粒损失少,并实行秸秆粉碎还田。
3.创新运行机制。该项目通过实施主体为农户提供油菜种子,为农户实行机耕机种机收等农机作业服务,解决油菜生产劳动力缺乏、劳动强度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可有效地规避不利天气对油菜生产的影响,保证油菜稳产丰收。相关镇(街道)与承担任务的实施主体签订轮作工作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协议文本存档备查并报备区农业农村局。
4.抓好田间指导。在油菜播种、施肥、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关键时期,分别相应地由栽培、土壤肥料、植保专家牵头组成专家组,分组到各乡镇生产基地,到农户、到田间、到地头,逐丘查看油菜长势长相、病虫草害、田间渍水等情况,逐丘逐户加以指导,对共性问题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机要内网、广播、明白纸等方式向农户宣传普及,对个性问题则在田间现场就地指导解决。
5.加强监督检查。由项目协调指导组办公室牵头,11月上旬、11月下旬、来年2月上旬分三次对项目区实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面积落实情况、菜苗长势情况、病虫草害防控情况、肥水管理情况、资金落实情况等,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乡村负责人交换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加以改正。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通报,对工作有创新的典型加以宣传表彰。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农业农村局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财政局
2024年7月19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