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弓寻踪
九百弓位于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龙泉街道果园村,是一个充满传说的地方。我曾参加《西洞庭管理区志》的编写,对西洞庭区域的历史和洞庭湖的演变有着浓厚兴趣。经向史界专家请教得知,九百弓是有文字记载的洞庭湖区最早围湖造田的堤垸——樊陂的遗址。
这要从两千多年来洞庭湖的演变说起。
因为地壳运动、气候、人为影响等原因,洞庭湖的形成经历了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的演变过程。从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可知,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区只有一些江河和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等中小型湖泊,很多地方基本是平原。人们今天称的“八百里洞庭”的形成,要从东晋时期说起。
洞庭湖水主要来源于长江水、湘水、资水、沅水、澧水,洞庭湖的洪水主要来源于长江。来自四川盆地的长江水,在水量不大的情况下,经中游荆江段(长江自湖北枝江至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段称为荆江)流往下游。但每年春末、夏、初秋季节,长江上游多暴雨,长江水流量加大。因为荆江段在古代河床较高,长江洪水流经这里就会溢出。在东晋以前,地势南高北低,长江溢出的水基本向北流向湖北,形成古代的云梦泽。从东晋开始,人们开始在荆江北岸筑堤,加上荆江北岸云梦泽泥沙淤积,长江水开始向南岸漫浸,进入湖南常德、益阳和岳阳一带,形成了很大的水面,洞庭湖水面由此初具规模。
其后,人们不断在荆江北岸筑堤。同时,云梦泽泥沙淤积不断增多,长江北岸不断抬高,向南岸倾泻的长江水也不断加大,使洞庭湖水面不断扩大。到唐朝时,更多的中小湖泊相连,洞庭湖水面已经是浩浩荡荡,很多原来的陆地成了一片泽国。
到宋朝时,除了一些地势高的山头外,洞庭湖区域基本被水淹没,东、西、南洞庭湖连成一片,人称“方圆八百里”。这就是今天人们说的“八百里洞庭”的来历。
到明朝时,荆江北岸大堤筑成,从此江水基本不流向湖北,而是向南倾泻。洞庭湖成了长江的一个大水肚,一片汪洋。到清顺治时期,洞庭湖水域达6000多平方公里,是洞庭湖水面最宽阔的时期。
荆江河道弯曲,河床较高,造成水流不畅,在洪水季节特别容易溃堤成灾,故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省人民政府开始治理洞庭湖。通过多年治理,目前洞庭湖只剩下西洞庭湖、东洞庭湖、南洞庭湖、七里湖、目平湖、大通湖及一些中小湖泊,状况与东晋之前先秦、两汉时期差不多,洞庭湖很多地方基本又恢复了陆地。
洞庭湖水春夏涨,秋冬落。水退之后,湖畔土壤肥沃,便于围湖造田和渔猎,是人们繁衍生息的宜居之地。从东汉开始,人们就在洞庭湖的各大小湖周边围湖造田。到了唐、宋、明、清和民国时期,洞庭湖周边堤垸众多。宋朝和民国时期还有军人屯田,有点像现代的军垦农场。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编著的《洞庭湖历史变迁地图集》一书介绍:有文字记载的(洞庭湖)最早围湖造堤的堤垸是东汉时期始造的樊陂。樊陂就是樊重筑造的堤垸。樊重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外祖父,为躲避战乱,他带领族人从中原迁徙到湖北,后又迁徙到西洞庭湖区,围湖造田,始造樊陂。
北宋欧阳忞在其著作《舆地广记》中记载:樊陂在鼎州武陵县治东北八十九里。根据这一记载,樊陂的位置恰好就是今天的九百弓。这一结论也可从《武陵县志》《常德县志》和《鼎城区志》得到印证。
樊重是一个特别能干大事的人,所造樊陂都很大。他在西洞庭湖开垦的樊陂,据说“有肥田数千顷,岁收谷千万斛”。
今天的九百弓自是旱涝无虞,美丽富饶。但历史上的九百弓多次被洪水淹没,这里的人们也迁移频繁。庆幸的是,樊陂并没有彻底消失于历史的烟云深处,如今在九百弓依然留存有一段不足千米的残堤。两千多年过去,残堤犹在,仿佛在悠悠地讲述着人类历史的波澜壮阔,讲述着九百弓这片热土曾经的沧海桑田。
(来源:《老年人》期刊 作者:程龙 李颖)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