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2021年度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自评报告

2022-06-30 14:52 来源:区财政局
阅读次数:
字号:【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组织机构及人员情况

西洞庭畜牧水产服务中心,属事业单位,单位职工14人,其中:在编在职8人,临聘人员6人。

(二)部门主要职责

负责畜禽水产技术推广,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管理;负责动物防疫、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以及执法监督工作;负责动物饲养、流通、存储、屠宰加工的监督管理;负责动物防疫、肉品品质检验和屠宰技术人员的培训;负责畜禽水产质量安全的监测,承担上级委托的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行政监督与执法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负责承担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疫情报告,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并组织参与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扑灭工作;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私屠滥宰、病死猪肉、“白板肉”的监管。对“注水肉”药物残留等进行肉品质量安全监测;负责辖区内畜禽水产品快检站专项工作;负责辖区文明养犬登记(免疫)、留检工作,承担区禁捕退捕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禁捕退捕相关工作。

二、部门财务情况

(一)2021年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我中心决算报表反映,2021年度收入248.9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248.90万元。

2021年度总支出248.9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6.08万元。

(二)2021年度部门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支出248.90(万元)

(三)2021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和管理情况

2021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表   (万元)

项 目

2020年决算金额

2021年

决算金额

增减情况(2021-2020)

公务接待费

1.84

2.65

0.81

公务用车运行费

0

0

0

因公出国出境费用

0

0

0

合 计

1.84

2.65

0.81

备注:2021年因增加渔政渔业禁捕退捕、畜牧养殖业发展等业务工作,公务接待相应增加。

  三、绩效目标

今年来,我单位始终以养殖业发展、重大疫病防控、禁捕退捕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重点,保障我区养殖业向着健康、稳定方向发展,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1年我区共出栏生猪3.45万头,同比增加25.5%,出栏家禽19.63万羽,同比下降9.3 %;屠宰生猪4.54万头,同比增加467.5%;水产品产出1.933万吨,其中精养塘15444.35吨,湖泊养殖2557.3吨,甲鱼358.15吨,稻虾971吨;3家水产饲料企业全年产量近18万吨,产能创最高水平。

二、主要工作

(一)养殖业发展工作情况

1、提升生猪养殖信心,增加市场供给。一是重防疫,明确防疫主体责任,建立包保责任制,强化生物安全防控,鼓励适度发展养殖规模。二是重服务,掌握养殖动态,从引种、防疫、保健,再到诊疗提供全方位指导,提高养殖成功率。三是重保障,加大养殖承保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全年承保能繁母猪0.3万头、育肥猪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理赔92头13.8万元、育肥猪理赔751头60.08万元,大大的提高了养殖户抵御突发风险的能力。

2、紧跟市场动态,调优水产养殖结构。首先,在淡水鱼提品质、上规模、扩影响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品牌;其次,抓好稻渔种养示范点建设,增加种养规模,提档次增质量;再次,以“常德甲鱼”为契机,强化鱼鳖混养产业链,推动水产养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提升综合效益。

(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

1、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工作。一是切实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春秋两季共免疫猪口蹄疫3.85万头份、牛羊口蹄疫0.07万头份,小反刍兽疫0.05万头份、禽流感16.87万羽份、狂犬病0.43万头份,发放消毒药3.4吨;二是严格落实疫情排查责任制,对全区养殖户明确一名包保责任人,负责养殖户的防疫监督和疫情排查工作;三是夯实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对规模养殖场不定期督导检查,督促养殖企业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并监督指导企业定期开展非洲猪瘟自检工作。

2、严格屠宰场防疫监管。严格实行“驻场检疫”落实屠宰企业各项防疫检疫制度,把住疫情防控入场关。非洲猪瘟检测切实做到场外抽检、同步抽检、定期送检;严格禁止省外生猪入场,产品出省实行备案审批制度。

3、落实非洲猪瘟防控临时检查站值守。我区非洲猪瘟防控临时检查站值守4月1日正式恢复运行,对生猪及其产品运输车辆进行检查消毒,截止12月30日,共检查过境车辆1429台,其中涉及生猪运输车辆392台,生猪32513头,未发现生猪产品违规调运情况。

(三)禁捕退捕工作情况

1、细化工作措施,落实禁捕责任。通过与“河长制”有机结合,对全区各禁捕水域建立网格化监管网络,明确监管责任,将监管责任细化到单位、到人。

2、强化专项集中整治。今年来,组织开展了9次专项整治行动,劝解教育违规垂钓群众107人次,规范招牌4个,规范菜单38份,收缴“地笼”等非法渔具377副,治安处罚“非法捕捞”5人。

3、加强禁捕巡查力度。在落实各街道(镇)禁捕日常巡查的基础上,通过与“疫情防控”“秸秆禁烧”流动巡查的有机结合,切实加强禁捕巡查力度,提高禁捕巡查效果。

4、落实禁捕宣传,营造全民禁捕氛围。通过村村响、微信群、张贴公告、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开展广泛宣传退捕禁捕政策,在醒目位置公示举报方式,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四)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投入品经营监管。保证8家兽药鱼药经营店和3家饲料企业兽药追溯进销存系统正常运行,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不定期抽查,严肃打击生产、销售违禁药品的违法行为。

2、加大养殖环节抽检力度。全年配合省部级抽样5个批次17个监测样品;市级监测抽样31个批次85个监测样品;自检21个批次147个检测样品(涉及猪肉、草食畜肉、禽肉、禽蛋、饲料等7类监测样),检疫环节“瘦肉精”抽检772头份(其中:产地检疫411头份、屠宰环节361头份)。

3、调解销售仔猪、鸡苗、草鱼苗种、三无鱼药质量纠纷4起,水质污染纠纷1起,达成赔偿金额6.45万元。

三、2022年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无害化运行机制。确保无害化处理公司能与养殖户和屠宰场进行有效衔接,确保我区的病害畜禽产品及养殖废弃物都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坚决禁止其流向市场、流向餐桌。

2、扎实推进畜禽水产品种质资源普查。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有序开展畜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摸清底子,为进一步保护、开发优质种质资源打下良好基础。

3、进一步完善畜禽水产品监管机制。进一步保障畜禽水产品快速检测室的运行和升级改造,加强对养殖投入品市场、规模养殖户、屠宰企业的监管和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抽检力度,使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常态化,确保我区不发生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优化养殖结构,增强养殖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准确把握政策,科学引导养殖企业、规模养殖场由高耗能、高成本养殖种类向低耗高效养殖转移投资重心,大力发展稻虾生态种养,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

5、进一步加强文明养犬宣传力度。加大对《常德市养犬管理条例》和文明养犬的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文明养犬氛围,提高群众文明养犬意识,保障城市文明养犬狂犬免疫点和检疫收容点的正常运行。

 

 


归档时间:
已归档